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8

类型农业课程标准考纲教材解读.pptx

  • 上传人:清风配酒
  • 文档编号:86514
  • 上传时间:2023-10-31
  • 格式:PPTX
  • 页数:68
  • 大小:2.02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农业 课程标准 教材 解读
    资源描述:

    1、杨海波,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解读,一、考情概述,二、考情分析,三、教学建议,1、考试说明,2、课程标准,3、统计分析,1、主要考点,2、基本技能,3、考查形式,1、教材变化,2、教学案例,一、考情概述,1、考试说明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考试卷,教育部编写,课程标准,教材,地方编写,学业水平试卷,2、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解读之一: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能记住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能说出描述农业区位的常用语言

    2、。结合案例,找出案例中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案例,分析农业区位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合案例,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结合案例,评价区域农业的发展前景或现状。,课标解读之二: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能记住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江南丘陵的立体农业)。结合区位分析方法,在教材中能找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结合教材案例,能记住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理解的基础上归纳混合农业、立体农业的优点。,课标解读之三: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说出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结合案例,

    3、能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统计范围为2012年全国和各省市文综地理试卷,具体包括:大纲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北京卷文综、天津卷文综、上海卷地理、重庆卷文综、四川卷文综、福建卷文综、安徽卷文综、海南卷地理、浙江卷文综、江苏卷地理、山东卷文综、广东卷文综(山东卷基测、浙江卷自选两套未统计),共计14套。题数把综合题的每一小题也分开单独算一题,共计329题。,3、2012年高考地理农业部分统计,农业共219分,36个题,每个题约6分,14套试卷,每套试卷约15分。,、2012年高考地理农业部分统计,近年四川高考地理农业部分统计,1、主要考点以2012年高考地理为例,农业区位

    4、(153分):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自然因素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有利与不利因素分析评价区域农业的发展前景或现状,农业地域类型(32分):地域类型的判断、选择典型地域类型的分布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二、考情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4分):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论:农业区位是区位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考的重点。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的考查。,1、主要考点以2012年高考地理为例,二、考情分析,(考点)2012全国卷36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

    5、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考点)(2013年绵阳二诊13 题)玛纳斯河流域开发是我国军垦成功的典范。一代代转业军官、支边青年和各族人民扎根边疆,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天然彩色棉花和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结合流域开发示意图与石河子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2)简

    6、述制约当地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6分)降水总量少,尤其是生长季节降水量少。措施:兴修水利工程,增加灌溉水源,发展耐旱性作物,发展节水型农业。(3)分析过去玛纳斯河流域的渠灌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浪费水资源,使本来紧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河流流量小,渠灌使流入中下游流量减少,下游沙漠化扩大;河流中下游自然湿地、草地、水域和野生动物减少;渠灌在干旱地区极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a.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指出)b.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说出)c.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写出)d.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2、基本技能以2012年高考地理为例,二、考情分析,农

    7、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选择题共36分,问答题共150分。,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频率较高。,结论:从考查能力看,侧重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包括从题目的文字表达中获取,从图形中获取)、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及规律)、描述和阐释事物这三个方面的考查。ad,(能力)2011大纲全国文综,39(2)(3)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下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

    8、缓,宛若平原。,(1)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2)根据材料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分),答案(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富,适宜牧草生长。(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3、考查形式从考查形式看,选

    9、择题、综合题都有,但综合题出现频率较高。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等方式呈现。从材料组织形式看,具体以中国或世界某地区为载体,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世界的农业地域类型,理解对我国相同或相似农业地区的借鉴意义。,1、教材变化(1)删减了老教材第一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的特点、不同角度的农业分类)。(2)增加“西欧乳畜业”和江西千烟洲的“立体农业”。(3)更突出案例教学。(4)文字减少,图幅增多。,三、教学建议,农业区位的选择及分析,2、教学案例,考纲联系:“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部分知识。,学习目标:1、根据具体案例中的区位条件进行农业类型选择。2、能结合案例,找出案例中农业

    10、发展的影响因素。3、结合案例,分析案例中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设计意图,以考点(考什么)为载体,让学生初步了解该考点常见的呈现形式(怎么考)。通过案例指导,继续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习题演练培养调动运用知识能力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呈现形式:包括材料呈现形式、设问技巧、题型。,第一部分:农业的区位选择,农业区位的选择,主导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没有这种地势低洼的地形,而是地形平坦,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业。,限制性因

    11、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了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源,因此,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当这个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12辽宁大连模拟)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针对训练,农业科技先

    12、进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1)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农业科技先进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Aa、b、c、dBa、b、c、dCa、b、c、dDa、b、c、d(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09年江苏)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6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2分)A地形崎岖

    13、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农业区位选择及其变化,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社会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1)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2)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判断,(2012山东烟台模拟)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某种水果集中产区。读图完成(1)(2)题。,针对训练,(1)该产区种植的优势水果可能是()。A柑橘 B香蕉 C苹果 D葡萄(2)该水果集中产区所处的温度带是()。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3)与水果产区相比,产区

    14、的优势条件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更充足,廉价劳动力多 C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高 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3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

    15、西()。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第二部分: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命题规律:近几年高考试题多以区域地图、柱状图、气候统计图、文字资料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读图、归纳分析的能力。,(2011上海地理,2628)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构建以东

    16、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典例1】,图1我国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2新疆绿洲农业分布示意图,(2)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说出来),答案(2),(3)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写下来),(3)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依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雪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依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农业区位因素试题答题模板(1)明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如甘蔗适合热带亚热带高温的气候条件,甜菜适合中温带温凉的气候条件,茶叶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等;(2)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入手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区位因素;得出哪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哪些是限制性因素;(3)从劳动力、市场、交通、技术等方面分析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如昆明的鲜花生产(气候条件、市场需求)、上海郊区的乳牛业(市场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皮克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农业课程标准考纲教材解读.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pkwenku.com/doc/86514.html

    copyright@ 2020-2021 pk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本站资源为会员上传分享,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粤ICP备2021061853号-1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5549号

    皮克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