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0

类型《档案文献编纂学》总课件.pptx

  • 上传人:清风配酒
  • 文档编号:74252
  • 上传时间:2023-08-17
  • 格式:PPTX
  • 页数:400
  • 大小:2.80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档案文献编纂学 档案 文献 编纂 课件
    资源描述:

    1、1,档案文献编纂学讲授大纲,上编:档案文献编纂原理第一讲: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讲:档案文献编纂史(先秦南北朝)第三讲:档案文献编纂史(隋明)第四讲:档案文献编纂史(清民国)第五讲:档案文献编纂的基本理论中编:档案文献编纂体例第六讲:档案文献的体裁,2,下编:档案文献编纂程序第八讲:编纂题目的选定第九讲:档案信息的搜集(初选)第十讲:档案信息的挑选(复选)第十一讲:档案信息的审核(定选)第十二讲:档案文献的加工(上)第十三讲:档案文献的加工(下)第十四讲:档案文献的出版,第七讲:档案文献的凡例,3,教材:韩宝华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中国人大出版社,1999年版,参考书:1、曹喜琛:档案文

    2、献编纂学,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0年版(多次印刷)2、曹喜琛:档案编研概论,档案出版社1994 年版 3、张君炎,武重年:档案文献编研学,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第一讲: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基本概念,一、“文献”的辞源二、“文献”的含义三、“文献”的类型,四、档案文献五、档案文献编纂思考题,5,一、“文献”的辞源:,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返回,6,二、“文献”的含义,第一阶段:“文”,典籍,指书面材料;“献”,贤人,或贤人的口述材料。,1、东汉郑玄论语注:“献,贤也。孔子言我不以礼成之者,以

    3、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2、朱熹论语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代表人物的观点:,7,第二阶段:叙事为“文”,论事为“献”,同为书面材料。,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代表人物的观点:马端临文献通考总序,8,古代文献概念小结:1、古代“文”和“献”各有其义。开始是文指图籍,献指贤人或口头议论,后来发展为同为文字材料,叙事为文,论事为献。2、文和献都有印证史实的作用,具

    4、有史料价值。文献是历史的记录或记忆。,9,第三阶段:近现代文献的含义发生了较大变化,偏重于文。,图书馆学:文献是一切知识的载体。情报学:文献是知识的集合体,信息的主要来源。史学家:文献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和。国家标准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10,现代文献概念的四个要素:1、知识和信息:内容2、符号:如文字、图表、声音、图像3、物质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4、记录手段:如铸刻、书写、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等,返回,11,三、“文献”的类型,古典文献学对文献的分类历史文献学对文献的分类目录学对文献的分类按文献编纂的加工层次对文献的分类,12,总集:汇集两个人以上的作品的

    5、合集。别集:收集一个作者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 作品集。单行文献:单独印行的某一位或某几位作者的某 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单行本。丛书:收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编纂目 的和编排体例,冠以一个总的书名,用统 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工具书:收集一种或多种资料,按照一定的编排 体例和检索方法编写的,主要供人查阅 的知识型文献。,返回,13,编年体与纲目体文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纪传体文献:史记等“二十四史”。纪事本末体文献: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典制体文献:“十通”与会要。别史、杂史文献:官定正史以外,关系一朝大事的史书称别史,如东观汉记等;私家记录中多碎事者入杂史,体例灵

    6、活不严谨,如穆天子传、明季稗史等。地理、方志文献:如历代疆域志、元和郡 县志等。档案文献:日历、起居注、实录、谱牒等。,返回,14,六分法:刘向等七略: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见汉书 艺文志 四分法:荀勖晋中经簿:甲、乙、丙、丁。李充 晋元帝四部书目:“五经”、“史记”、“诸子”、“诗赋”。隋书 经籍志:经、史、子、集,返回,15,零次文献(灰色文献):非正式出版物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未公开于社会只为个人或某一团体所用。一次文献(原始文献):凡是著者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根据科研成果、发明创造撰写的文献,称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它是将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加工

    7、整理提炼、组织、使之成为便于存贮、检索的系统,如目录、题录、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它是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选用一次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综合研究和评价而编写出来的文献。,返回,16,四、档案文献,1、档案:(1)定义: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社会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2)特性:原始记录性(最本质)凭证权威性 工具性 专属性,结论:档案虽是文献的一种,但尚不完全具备 一般文献应有的特征。,17,2、档案文献:,是指刊载档案原文或以揭示、报道、摘编及综述档案信息为基本内容的各种出版物。,在

    8、内容上主要源于档案,力求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反映原始档案信息的本来面目。档案文献的符号,一般以符合现行通用规范为基本要求,视档案原符号的特点,或沿用,或予以转换。采用新的与原档案同类的或不同类的物质载体,而不是档案的原来的载体,更不是档案原件。记录方式或手段是采用现行通用或先进的记录方式和手段。,18,它们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档案(素材)编纂 档案文献(产品),3、档案与档案文献的关系:,区别: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尚不完全具备 文献的特性。而档案文献已经具备了一 般文献的特性。联系:档案是档案文献的编纂素材,档案文献 是档案的编纂产品。,返回,19,五、档案文献编纂,1、编纂:编:古时专指用

    9、于穿联竹简的绳子。后来,编也指书 或书的一部分。再后来,指书的制作过程。纂:古指五彩的条带,与联简为册的编相对应,“纂”含有束帛为卷之意,就是指用于捆绑卷轴的丝带。与“编”不同的是,“纂”不用作书的计量单位,而仅用来指书的制作过程。,20,编纂:是以社会已积累的文献为基本条件,对文献 中的知识和信息进行重新再组织、再加工,从而形成新的文献的活动或过程。编纂与创作的区别:创作的实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利用前人成果进行新的知识的创造,而编纂的实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前人成果进行新的整理。但编纂与创作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编纂中往往包含一定创作性因素。,21,2、档案文献编纂,编纂者按照一定的

    10、题目要求,对档案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审核、加工、整序、评价,以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档案文献信息的工作。,五个构成要素:编纂者 档案信息 编纂过程 档案文献 用户(读者),22,3、档案文献编纂机理图,社会实践,档案,档案信息,社会用户,社会实践,编纂成果,编纂者,(档案文献),(编纂所用材料),(编纂服务对象),编纂过程,社会文献信息系统,23,按照这个模式图,档案文献编纂的基本机理可阐述如下:,1、历史及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档 案及其价值,是档案文献编纂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 的客观基础。,2、在档案文献编纂过程中,编纂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3、编纂过程是档案文献的

    11、核心。,4、编纂成果(档案文献)是档案文献信息的升华,是 档案文献信息的物化承载者。,5、社会用户是档案文献编纂价值的最终实现者。,24,4、“档案文献编纂”与“文献编研”,(2)从词源的产生来勘察,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而文献编研”的说法带有很大的偶然性。,(3)以“编研”取代“编纂”,实际上是一种理论上的冒进,它极易使档案文献编纂学失去自己的学科根基和特色,并不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1)来自档案局、档案馆、档案室等实际工作部门的作者,大多持“编研”说;而来自高校档案学系、研究所等教学科研部门的作者,大都仍持“编纂”说。,25,5、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学科性质,社会科学:思想性,应用科学

    12、:实践性,相关学科:历史学、文献学(版本学、校勘 学、目录学、辨伪学等),返回,26,思考题:我国文明记录方式的进步与“文献”概念的历史演变之间有何关系?,27,一、先秦的档案文献编纂,第二讲:档案文献编纂史略(上),二、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档案文献编纂,思考题,28,一、先秦的档案文献编纂,孔子编订“六经”,我国第一部典型的档案文献汇编 尚书的编纂,夏商周三代史官制度及档案文献编纂,29,文献产生于夏代,文献编纂活动也随之出现。夏商周三代的文献编纂是与史官制度秘不可分的。从夏、商至西周时期,抵掌文献编写、收藏、利用的权力主要集中在史官手里,政教不分,官师一体。夏:吕氏春秋先识篇载:“夏太史令终古

    13、出其 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 令终古乃奔如商。”“终古”是最早见于记载的史官人名。,夏商周三代史官制度及档案文献编纂活动,30,殷商:甲骨文中的“作册”、“史”、“尹”等都是史官名,所以尚书中有“王命作册”、“命作册度”等语。巫史集团不仅掌握着直接与神事有关的占卜、祭祀的大权,而且事实上还控制着军事、司法、教育、历法、记事、保管档案等方面的大权。西周:史官名目渐繁,职掌渐细。据周礼春官载,周王室有所谓五史: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31,春秋:旧的史官制度内部不断发生变迁:一是史官的流散。由于诸侯国的兴起,周王朝的史官大量流向诸侯国。春秋中晚期后,随着诸侯国政权重心的

    14、下移,诸侯的史官又开始流入卿大夫家。二是史官职守的分化。一是向神秘化方向发展。二是向记事方向发展。随着诸侯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需要记录成案的事情及盟会、约誓、纳贡等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原本依附于神职事务的史官的记事功能获得了发展与完善。记事制度的发达,使先秦时期出现了一批由史官编录的历史文献、世族谱系和官方大事记。创立了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史书。,32,春秋末战国初:继春秋诸侯争霸后,战国群雄并起,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一个“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想也如星聚云涌。各家学派出秦入楚,游走于诸侯之间,并相互诘难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语录体”子书编纂的兴起,返回

    15、,33,孔子处于春秋末年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时期,其时周室式微、诸侯蜂起,“礼坏乐崩”,而孔子个人“信而好古”,欲彰显周道,但由于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见用于诸侯,遂退而求其次,专事古代文献的整理,以追记“三代之礼”,并通过兴办教育的途径,以“六经”为教本,传播其思想,达其“拨乱世反之正”的政治目的。,1、孔子编订“六经”的缘起,34,2、孔子编订“六经”及后人的质疑,最早记载:庄子 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较系统记载:史记 孔子世家 删诗、书 定礼、乐 赞易 修春秋,35,张舜徽的经传标题辨惑的两点论据。五四时期的钱玄同也持类似观点。,结论:司马迁关于孔子编订六经

    16、的记载,应当认为是比较可靠的,起码是不容轻易否定的。当然,孔子编订过六经是一回事,而现存的五经(乐失传)是否为孔子所编订的六经的原书,则是另外一回事。以现存的五经中的某些作品是出于孔子卒年之后,而断定六经不是孔子所编订,恐怕不能成立。,后人的质疑:,36,“六经皆史”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六经皆档案”当代学者叶文青持此观点。,3、六经的文献性质,37,4、孔子编纂“六经”的基本原则,(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不语怪、力、乱、神”。,(3)“攻乎异端,斯害也已”。,(4)“多闻阙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返回,38,尚书我国最早的档案文献汇编,尚书其名:上古之书 王充论衡正说篇:“尚书者,上古 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 谓之尚书。”尚书的文体:记言体史书 典、谟、训、诰、誓、命六体 虞书、夏书、商书、周书,39,尚书的版本:真本(佚本):今文尚书 伏生本:存28篇,亡10篇 古文尚书 孔子旧宅本:44篇 真伪合编本(存本):梅赜孔传古文尚书 真:今文尚书33篇,由伏生28篇分析而成;伪:古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皮克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档案文献编纂学》总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pkwenku.com/doc/74252.html

    copyright@ 2020-2024 pk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本站资源为会员上传分享,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粤ICP备2021061853号-1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5549号

    <script charset="UTF-8" id="LA_COLLECT" src="//sdk.51.la/js-sdk-pro.min.js"></script><script>LA.init({id: "JP60i4JvzkkqwsKO",ck: "JP60i4JvzkkqwsKO"})</script>

    皮克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