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9

类型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doc

  • 上传人:清风配酒
  • 文档编号:70269
  • 上传时间:2023-08-16
  • 格式:DOC
  • 页数:29
  • 大小:13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考 历史 复习资料
    资源描述:

    1、- 29 -城关一中导学案集体备课组别:_年级 时间_月_日 主备人_ 检查签名_学生姓名:_ 组别:_ 预习评价_ _展示评价_ 反馈评价_课题:伟大的悲剧【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理清思路概括内容。2品味意味深长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3鉴赏作品的壮美,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1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2理解探险的意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知识链接】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1920),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传;罗曼罗兰(

    2、1921);同精灵的斗争(1925),为德国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和尼采作传;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为托尔斯泰、斯汤达和卡萨诺瓦作传;约瑟夫福煦(1929);精神疗法(1931),为催眠术发明者梅斯默尔、“基督科学”的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传;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和鹿特丹人埃拉斯穆斯的成败(1935)。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拽出来 无垠 战栗 履行 辜负钦佩 鲁莽 告罄 2成语填空坚持不( ) 不可思( ) 风( )露宿 精疲力( )毛骨( )然 ( )武扬威 寸步之( ) 海市( )楼3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

    3、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4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热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找出答案。5在文章中,作者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请你说一说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7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反馈练习1 课文内容填空(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 )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 )显得太晚太晚了。(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 )到了第二天,( )吃掉一天的口粮外,(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3)因为( )在这种从未被人

    4、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 )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2下列语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3 “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是指什么事?4“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该如何理解?表现了斯科特怎样的感情?3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成了“我的遗孀”,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4为何要写“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5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

    5、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城关一中导学案集体备课组别:_年级 时间_月_日 主备人_ 检查签名_学生姓名:_ 组别:_ 预习评价_ _展示评价_ 反馈评价_课题:在沙漠中心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并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 3.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人物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并运用合作的方式,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与品质;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课前预习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乙醚( ) 虫豸( )

    6、 硌( ) 犁铧( )( )脐带( ) 真谛( ) 噎( ) 筛糠( )( )2.根据下列的解释,写出相关的词语。(1)指死亡的期限。( )(2)虫子。泛指虫类小动物。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4)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3.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国家)作家 (人名),其代表作有 、 、 等。4.本文主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 问题, 问题, 问题,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出主人公 、 的精神品质。展示案 1、默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什么人在

    7、沙漠怎么样,为什么会在沙漠那样) 2、合作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的飞机因故障坠毁在全世界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中心时,他面临绝境。在沙漠中心,遭遇了哪些困难?怎么解决的? (2)文章除了交代故事情节外,还运用心理描写,运用大量大量的文字篇幅来描绘作者的心理活动。找出来,与同桌交流,然后把你找到的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指名学生读句子,你能用朗读再现作者当时身临绝境时的心情吗? ( )-( )-( )-( ) (3)连起来梳理一下这个心理变化过程发生的原因。 (4)找出表现作者对生命热爱和对生命意义思考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对生命的意义是怎么理

    8、解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你的理解,并试着把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通过读大声呼喊出来。齐读找出来的表现作者对生命热爱和对生命时刻的句子。 句子有: 热爱生命的句子有. 作者思考生命意义的句子有 (5)有了以上的理解基础,现在请同学们联系作者的生平,想想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他是个 的人。 冒险的意义是: 8、课堂小结 有意义的一生是履行人的职责的一生。有了这个坚定的信念,即使在看来山穷水尽的地步,也决不会放弃生的职责,行动的职责。我想学习本文,重要的不是对文章的理解,而应把这种精神和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和能力。 要记住: 面对生活,要豁达,就像傲霜的梅

    9、花,在白雪晶莹中坦然绽放,任凭风云变幻,孤独地守望春天;面对生活,要欢快,就像清澈的溪流,在舒缓低吟中洗涤万物,随时光流淌,执着地一路欢歌 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也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个人勇气,而是出于对他人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 反馈练习 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即回答同意还是不同意,为什么)提示如下: 同意,是因为主要能培养大学生的 不同意,是因为大学生应该教学反思: 城关一中导学案集体备课组别:_年级 时间_月_日 主备人_ 检查

    10、签名_学生姓名:_ 组别:_ 预习评价_ _展示评价_ 反馈评价_课题:登上地球之巅【学习目标】1提高概括课文的能力,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的描写景物。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重点难点】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2关于背景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里,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在大本营,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皮克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doc
    链接地址:https://www.pkwenku.com/doc/70269.html

    copyright@ 2020-2021 pk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本站资源为会员上传分享,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粤ICP备2021061853号-1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5549号

    皮克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