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与接地工程技术交底.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雷 接地 工程技术 交底
- 资源描述:
-
1、共6页,第6页 防雷与接地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GD2301003 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交底部位日 期 年 月 日交底内容交底内容交底内容交底内容交底内容交底内容一、 施工准备(一) 作业条件1、 接地体安装:(1) 人工接地体:设计位置的场地没被占用,且巳经清理好。(2) 利用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按地体:底板筋与柱筋连按处已绑扎完。2、 接地干线安装:(1) 支架安装完毕。(2) 土建抹灰已完成。(3) 穿墙保护管巳预埋。3、 支架安装:(1) 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2) 结构工作巳经宪成。(3) 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4、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1) 建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
2、作的条件。(2) 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5、 避雷引下线明敷设:(1) 支架安装完毕。(2) 建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3) 土建外装修完毕。6、 避雷网安装:(1) 支架安装完毕。(2) 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3) 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7、 避雷针安装:(1) 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安装完毕。(2) 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3) 土建结构工程己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二) 材料要求1、 防雷及接地装置所有部件均应采用镀锌材料,并有出厂合格证和镀锌质量证明书。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镀锌层。其主要镀锌材料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铅丝、螺栓
3、、垫圈、弹簧垫圈、U形螺栓、元宝螺栓、支架等。2、 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油、混凝土支座、预埋铁件、小线、防腐油、银粉、黑色油漆等。(三) 主要机具1、 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钢锯、压力案子、大锤等。2、 线坠、卷尺、大绳、粉线袋、绞磨(或倒链)、紧线器、电锤、冲击钻、电焊机、气焊工具等。二、 质量要求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规定。项序项 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主控项目1接地装置测试点的设置第24.1.1条2接地电阻值测试第24.1.2条3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第24.1.3条4接地模块的埋设深度、间距和基坑尺寸第24.1.4条5接地模块
4、设置应垂直或水平就位第24.1.5条一般项目1接地装置埋设深度、间距搭接长度和防腐措施第24.2.1条2接地装置的材质和最小允许规格、尺寸第24.2.2条3接地模块与干线的连接和干线材质选用第24.2.3条三、 工艺流程接地体接地干线支架引下线明敷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或均压环四、 操作工艺(一) 接地体的安装1、 接地体安装有关规定:(1)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2)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35倍。水
5、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3) 除环形接地体外,接地体埋设位置应在距建筑物3m以外。距建筑物出入日或人行道也应大于3m,如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一9Omm厚度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4) 接地体敷设完毕,基坑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5) 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6) 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2、 人工接地体安装:(1) 接地体加工: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
6、进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为了避兔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子歪斜,也可以加工成扁尖形;遇质很硬时,可将尖端加工成圆锥形。如选用角钢时,应采用不小于40mm40mm4mm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2) 沟槽开挖:根据设计图要求,对接地体(网)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在此线路上挖掘深为0.81m,宽为0.5m的沟槽,沟顶部稍宽,底部渐窄,沟底如有石子应清除。(3) 安装接地体(极):沟槽开挖后应立即安装接地体和敷设接地扁钢,防止土方倒塌。先将接地体放在沟槽的中心线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