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1

类型头颈部影像学诊断.ppt

  • 上传人:飞龙在天
  • 文档编号:18828
  • 上传时间:2022-02-24
  • 格式:PPT
  • 页数:101
  • 大小:15.34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颈部 影像 诊断
    资源描述:

    1、头颈部影像学诊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李彩英,主讲教师,颅骨解剖,CASE1,男性,10岁,左眼外展受限2个月,右侧肢体无力10天,来我院就诊。 查体:视力未见异常。 一个月前有感冒史, T 390C,某眼科医院住院1.5个月,治疗无好转。,以你的临床知识,患儿应做何种检查,CASE1,增强扫描,目的,做为临床医生,了解如何选择头颈部检查的方法,熟悉各种影像检查的优势和不足,能够正确应用影像学检查,掌握常见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头颈部影像诊断内容,常用检查技术,正常影像学表现,常见病变:先天畸形、炎性病变、外伤、肿瘤,检查方法,X 线检查,CT,MR,超声检查,眼部,眼眶:额骨、蝶骨

    2、、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眶内:眼外肌、视神经、眶脂肪体眼球:巩膜、葡萄膜、视网膜,(球内)晶状体、玻璃体眼睑:上下眼睑泪器:泪腺、泪点、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眼眶影像学诊断,眼眶,眼部,眼眶检查技术,X线检查: 1、眼眶(XRay):眼眶后前位、侧位、视神经孔位显示眼眶各部骨结构及对异物定位 2、造影检查(Angiography):眼动脉、静脉造影确诊眶内血管病变;泪囊泪腺造影:泪囊泪腺功能和形态,眼眶X线检查技术,柯氏位(caldwell),眶底缘内侧:上颌窦后方顶壁眶内侧缘:后组筛窦骨壁外侧壁:颧骨影眶上裂蝶骨小羿斜线,眼眶X线检查技术,瓦氏位(Waters位):两侧眶下缘对称,

    3、边缘光滑。内段:前泪嵴与眶内壁前方前组筛窦纸板交叉内中段为上颌骨,眶下缘中点外:颧骨视神经孔位:孔径约5mm左右,眼眶X线检查技术,视神经孔斜位显示图,眼眶X线检查技术,正常单侧视神经孔片,眼眶X线检查技术,眼眶侧位片,眼部病变CT诊断,(一)检查方法 1 横断面扫描:扫描线与AB线(人体基线)平行,保持与视神经走行方向一致。 2 冠状面扫描:扫描线与AB线相垂直,有利于显示上下结构关系。 3 层厚/层距=25mm,必要时也可用1mm或重叠扫描 4 增强扫描,眼部病变CT诊断,1 眼球 眼环:厚度均匀(24mm),略高密度,玻璃体:均匀水样低密度,晶状体:双凸透镜形高密度 2 眼外肌:均匀线条

    4、样或结节样等密度 3 视神经:带样等密度,36mm,粗细均匀 4 球后脂肪:均匀低密度,正常CT表现,眼部病变CT诊断,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正常CT表现,检查技术,超声检查:采用超高频探头,球内、球后病变MRI检查:采用颅脑线圈、眼线圈, 采用横、冠、斜矢状位, 扫描序列:SET1WI、SET2WI、 脂肪抑制序列、常规增强或动态增强,有利于病灶检出及鉴别诊断,眼眶基本病变,形态改变,位置改变,骨质改变,异常密度,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ur),概述,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功能有关病理:早期:水肿,渗出及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细胞) 慢性:大量

    5、纤维血管基质形成纤维化,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ur),临床表现,眼周不适或疼痛,眼球突出、结膜充血、眼睑皮肤红肿、复视、视力下降。,按病变部位及病理分类,弥漫炎症型、肌炎型、泪腺炎型、血管炎型、 脂肪坏死型、肉芽肿型、纤维硬化型,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ur),影像学表现,超声:低回声占位,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CDFI病变内不丰富血流信号,眼外肌或泪腺增大。,眼外肌肌腹、肌腱弥漫性增粗,边缘清晰,内回声少,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ur),CT表现,眼睑肿胀增厚;肌炎型:眼外肌增粗(肌腹、肌腱同时

    6、增粗),巩膜炎型:眼球壁增厚,视神经束膜型:视神经增粗:弥漫型:肉芽肿型:增强扫描: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ur),MRI表现(肿块型),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ur),诊断眼球突出影像:眶内肿块 眼外肌增粗 视神经增粗及泪腺增大激素治疗症状减轻 首选CT MRI具有相同诊断价值X无阳性发现,超声不如CT MRI,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ur),鉴别诊断,1、眼眶蜂窝织炎:平扫无特异性 增强扫描:眶内正常组织增强稍明显,脓肿壁环状强化2、甲状腺眼病:肌腹增粗、肌腱不粗,筛窦源

    7、性眶内炎症,格氏眼病 双侧上直肌、内直肌及左侧外直肌肌腹增粗,但肌腱无改变,眼环无增厚,视束不粗,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概述起源于视网膜核层的恶性肿瘤儿童最常见的眼内肿瘤,绝大多数见于三岁以内的儿童多数为单眼起病,少数为双眼先后发病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突眼及眼球运动障碍体检见有白瞳孔和黄光反射,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肿瘤可呈结节状突向玻璃体(内生型)也可向视网膜下生长(外生型)或沿视网膜呈弥漫型生长(平面型)本病的特征病理改变为常发生钙化,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X线表现,眶内沙粒状、斑块状钙化,晚期视神经孔扩大,视网

    8、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CT诊断, 眼球内见不规则形高密度肿块 绝大多数可见钙化,呈斑点状或大片状 早期肿瘤局限于球内,眼球大小正常 后期引起眼球增大,形态不规则,肿瘤 沿视神经向后生长,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CT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视网膜母细胞瘤:后极处可见结节状小肿瘤,其内有多发点状钙化和小的暗区。,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MRI:T1WI、T2WI不均匀中等信号强度肿块,钙化呈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不均 匀强化,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诊断要点,幼儿出现白

    9、瞳和斜视USG CT 玻璃体内显示肿块伴有钙化优势检查:CT(钙化敏感),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鉴别诊断,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鉴别诊断,黑色素瘤,黑色素瘤: 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多见于成年人,眼球内黑色素瘤-T1WI,眼球内黑色素瘤T2WI,眼眶异物(orbital foreign body),X线:高密度异物(金属异物)。超声:异物的位置与球壁的关系,玻璃体视 网膜情况。CT:异物大小、形态、种类及数目,金属异 物有放射状伪影,CT值大于300Hu, 非金属呈高密度或低密度。MRI:磁性异物导致眼内结构挫伤禁忌。,眼

    10、眶异物(orbital foreign body),眶内针状异物,眼眶异物(orbital foreign body),比较影像学,优势检查方法: X线:外伤骨壁连续性、异物定位 超声:眼球病变 CT:眼眶外伤(HRCT),球内、球后占位 MR:CT诊断困难,肿瘤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副 鼻 窦(paranasal sinuses ),X线检查方法,鼻额位(Caldwell位,柯氏位) 用于检查额窦及前组筛窦顶颏位(Waters位,瓦氏位) 用于检查上颌窦、额窦及筛 窦。 张口投照,可显示蝶窦,副 鼻 窦(paranasal sinuses ),X线检查方法,副鼻窦瓦氏位摄影位置图,副 鼻 窦

    11、(paranasal sinuses ),X线检查方法,五官影像学 诊 断,CT检查方法,1 横断面扫描: 扫描线与听眦线相平行,扫描范围包括 额窦上缘至硬腭,层厚/层距=5mm。 2 冠状面扫描:扫描线与听眦线相垂直。 3 增强扫描,五官影像学 诊 断,正常CT表现,1 鼻腔:中央有鼻中隔,两旁可见鼻甲及其表面粘膜,冠状面显示鼻甲及鼻道最佳 2 副鼻窦:可见光滑完整骨壁及分隔,表面粘膜几乎见不到,窦腔内充满气体。窦腔大小及形态变化较大,五官影像学 诊 断,上颌窦 正 常 CT 表 现,化脓性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多继发于急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变态反应的继发感染邻

    12、近器官的炎症扩散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筛窦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多由急性炎症反复发作,迁延所致,化脓性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症状:鼻塞、头痛(额窦炎与头痛密切)、嗅觉减退、急性期体温升高、畏寒、厌食等。 体征:局部压痛(急性),鼻和鼻窦,X线检查:瓦氏位、柯氏位 (窦壁、窦腔)CT:常规HRCT,薄层骨算法重建成像、横断面和冠状面 肿瘤性病变:软组织重建及增强扫描MRI:头线圈,SET1WI及T2WI横断面、矢状及冠状面超声医学:临床价值不大,副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病理改变

    13、主要在粘膜,急性期 粘膜肿胀、水肿,大量分泌液。慢性期 粘膜肥厚、息肉和粘膜下囊肿形成,有时可伴骨髓炎或眶内颅内并发症常累及一侧,多个副鼻窦,单发较少见(可见于上颌窦),副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X线表现,急性 a.窦腔均匀透亮度减低,窦腔密度增高;b.窦壁可见环形致密影粘膜肿胀所致;c.坐位水平投影可见气液面;d.骨壁清楚。,副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慢性 a.窦腔缩小粘膜明显肥厚, 骨壁模糊b.息肉窦壁上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影。 常较小,多发,位于鼻窦下部。,副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左上颌窦 急性炎症

    14、,副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恢复正常(三个月后),副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左上颌窦积液,副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双上颌窦粘膜肥厚,副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CT诊断,鼻甲肥大,鼻粘膜增厚。表现为窦壁或分隔 表面平行状或分叶状等密度影。 分泌物较多时可见窦腔内低或等密度影,如见液平面为其特征表现。,副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CT诊断增强扫描见粘膜强化呈高密度,而分泌物不强化。急性期并发骨髓炎时,见骨质破坏。慢性期可见骨壁硬化增厚。,副鼻窦炎(s

    15、uppurative sinusitis),副鼻窦炎可见气液面,上颌窦炎T1WI T2WI,上颌窦炎T2WI,副鼻窦炎(suppurative sinusitis),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副鼻窦肿瘤:窦腔内实性肿块,强化明显,骨质破坏多见,无流涕及分泌物。 炎性肉芽肿:病变区均匀性强化。 副鼻窦囊肿:密度均匀,不随体位变化。,上颌窦囊肿,上颌窦囊肿,上颌窦癌(carcinoma of maxillary sinus),上颌窦癌为鼻窦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表现为副鼻窦炎症的症状体征,晚期肿瘤向周围侵犯生长引起局部疼痛和变形等。,上颌窦癌(

    16、carcinoma of maxillary sinus),右上颌窦癌,上颌窦癌(carcinoma of maxillary sinus),CT诊断, 上颌窦内见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多数呈等密度,且密度不均匀。 窦壁骨质破坏为其诊断的重要征像,最常见为内壁破坏,肿瘤侵入鼻腔,也可破坏其前壁,外侧壁以及向上向下侵犯。 增强扫描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上颌窦癌(carcinoma of maxillary sinus),上颌窦癌(carcinoma of maxillary sinus),CT鉴别诊断, 上颌窦炎 上颌窦囊肿 上颌窦肉芽肿性炎症,霉菌性副鼻窦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概述,鼻咽癌为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为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之间,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1)。鼻咽癌好发于鼻咽的顶壁和侧壁,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病理分型,大体病理 显微镜下 结节型 未分化癌 菜花型 低分化癌 粘膜下型 高分化癌 浸润型 溃疡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生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皮克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头颈部影像学诊断.ppt
    链接地址:https://www.pkwenku.com/doc/18828.html

    copyright@ 2020-2021 pk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本站资源为会员上传分享,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粤ICP备2021061853号-1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5549号

    皮克文库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