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第八版).ppt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肺炎 第八
- 资源描述:
-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八版),一、病原学特点,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属的冠状病毒, 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60140nm。具有 5 个必需基因,分别针对核蛋白(N)、病毒包膜(E)、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S)4 种结构蛋白及 RNA 依赖性的 RNA 聚合酶(RdRp)。核蛋白(N)包裹 RNA 基因组构成核衣壳,外面围绕着病毒包膜(E),病毒包膜包埋有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S)等蛋白。刺突蛋白通过结合血管紧
2、张素转化酶 2(ACE-2)进入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 96 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 Vero E6 和 Huh-7 细胞系中分离培养约需 46天。,二、流行病学特点,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 5 天内传染性较强。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
3、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三、病理改变,肺脏 肺脏呈不同程度的实变。实变区主要呈现弥漫性肺泡损伤和渗出性肺泡炎; 肺泡腔内见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及透明膜形成; 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易见黏液栓形成; 病程较长的病例,可见肺泡腔渗出物机化(肉质变)和肺间质纤维化。 心血管、肝、脾、肾及脑组织可见病变。 全身主要部位小血管可见内皮细胞脱落、内膜或全层炎症;可见血管内混合血栓形成、栓塞及相应部位的梗死。主要脏器微血管可见透明血栓形成。 是一种以肺脏为主要靶器官的病毒病。,对肺、脾、肺门淋巴结和骨髓、心脏和血管、肝胆、肾、脑组织、食道、胃和肠黏膜、睾丸等器官和组织进行了大
4、体解剖和显微观察,并分别作了描述。组织中新的冠状病毒测试结果。,四、临床特点,(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 114 天,多为 37 天。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 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 少数病例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 。 部分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极少数患者还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5、,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 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 极少数儿童可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出现类似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中毒性 休克综合征或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等,多发生于恢复期(感染后免疫反应) 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皮疹、非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压或休克、凝血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等。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期内急剧恶化。,(二)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可见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和肌红蛋白、肌钙蛋白、铁蛋白
6、增高(多为一过性); 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 重型、危重型患者可见D-二聚体升高,炎症因子升高。,2、病原学检查 采用RT-PCR或/和NGS方法在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冠病毒2019-nCoV核酸。 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物)更加准确。 核酸检测会受到病程、标本采集、检测过程、检测试剂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检测阳性率,应规范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痰样本的核酸阳性率最高,其次是鼻咽拭子、咽拭子。 痰+鼻咽拭子或咽拭子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率。,3、 血清学检查 2019-nCoV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发病一周内阳性
7、率均较低。 抗体检测可能会出现假阳性 -试剂本身阳性判断值原因; -体内存在干扰物质:类风湿因子、嗜异性抗体、补体、溶菌酶等; -标本原因:溶血、被细菌污染、贮存时间过长、凝固不全等 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和基础病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对以下患者可通过抗体检测进行诊断 -临床怀疑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 -病情处于恢复期、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 不适用于一般人群的筛查。,4、胸部影像学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 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病程第二天,病程第五天,病程第八天,病程第十一天,病程第十四天,一例重型病人的胸部C
8、T表现,五、诊断标准,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病毒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临床表现 -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 具有上述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 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符合临床表现中3条;或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2019-nCoV-IgM抗
展开阅读全文
